4月14日,工程管理教研室召开“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主题研讨会,旨在通过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会议由专业带头人赵慕楠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赵慕楠根据《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进行政策解读及工作部署,案例建设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挖掘工程管理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可持续发展、工匠精神等,实现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 三位一体。具体需落实以下要求:
(1)政治合格性:案例内容需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确保政治方向正确。(2)原创性与知识产权:案例需为教师自主开发,引用资源需标注清晰。(3)创新性与示范性:鼓励在教学方法(如虚拟仿真、项目驱动)、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考核)等方面创新,形成可推广的教学范式。
关于案例征集范围与类型,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征集以下领域案例:如《工程项目管理》结合“火神山医院建设”案例,强化责任担当与团队协作;如《管理学》引入“乡村振兴”项目,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接下来,全体教师根据所授课程进行典型案例研讨,如王瑞分享“CAD技术 + 思政”教学模式:在《建筑CAD》课程中,通过模拟港珠澳大桥协同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大国工程”背后的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荀泊源分享“工程管理+思政”教学模式,结合“火神山医院建设”案例,强化责任担当与团队协作,全体教师积极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要求各位教师要根据本次活动意见进行修改,并提交本次征集的案例。
通过本次会议,工程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需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案例建设需立足专业特色,强化“工程报国”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教研室将持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撰稿人:王猛
初审:赵慕楠
复审:董峻岩
终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