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姓名:徐佳林
性别:男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毕业年级:2024届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现工作单位: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圈河村委会
职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在校及工作期间所获荣誉:
1、获得2021—2022年度校奖学金三等奖
2、获得2022—2023年度校奖学金三等奖
3、2023年获吉林省会展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证书
4、获得2022年2024澳原料免费资料党校结业证书
5、获得2022年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6、获得2024年《教育与社科辑》优秀论文一等奖
工作经历:
2023年—上海市虹桥祥源希尔顿酒店前台实习
2024年8月—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生
徐佳林同学在2024年毕业之际报名西部计划,成为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圈河村委会,目前岗位是西部计划项目生,主要工作内容是圈河村村委会辅助党支部建设事务,辅助团委、党建相关事宜。


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中,徐佳林始终秉持“扎根基层、服务为民”的信念,主动跳出岗位舒适区,深入珲春市街道社区一线实践。工作中,他不仅高效完成电商运营任务,更将脚步延伸到田间地头、居民家中,通过参与民俗节庆、社区调解等活动,学习方言习俗,理解群众真实需求,逐步锤炼出“用乡音沟通、以真心服务”的基层工作能力,与当地干部、少数民族老乡共同推进社区事务,从政策宣讲到文化活动执行,始终以倾听者的姿态融入团队。面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志愿者伙伴,他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协调分工化解分歧,在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调研、留守儿童帮扶等项目中,锻造出包容协作的团队意识。


他感悟道: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服务不仅是任务的落实,更是情感的联结。当居民们从最初称我“小志愿者”到亲切唤作“自家孩子”时,那份信任便成为了激励我前行的最大动力,也让我读懂了基层工作的真谛——唯有双脚沾泥、心怀热忱,才能让服务真正扎根生长。他深知,基层治理需要既有温度又有智慧的"平衡术",既要保持对初心的坚守,也要学会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故而,他立志要继续带着乡亲们给予的沉甸甸的温暖与力量,把西部计划中培养的服务精神转化为长期行动,始终以赤诚之心回馈社会,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更深厚的价值。
徐佳林表示:长旅四年求学生涯,坚定了我求真务实、投身基层的坚定信心,夯实了我双脚沾泥、心怀热忱,扎根基层工作的每一个脚步,大学期间的社会学调查课程,教会我用系统视角观察社区生态,在参与少数民族村寨调研时积累的跨文化沟通经验,成为我在多民族社区开展工作的"预演";电子商务专业实训中掌握的运营思维,让我在助农直播、特色产品推广时能快速构建营销框架;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经历,培养了我项目统筹与应急协调能力,在筹办社区文化节时得以从容应对突发状况。特别是课程中强调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论,让我在面对群众诉求时,能跳出表象洞察深层需求,比如将简单的政策咨询转化为可视化的流程图解。这些知识储备与实践训练,如同提前准备好的工具箱,使我在基层工作中既能仰望星空把准方向,又能脚踏实地解决问题,感恩母校赐我羽翼,四载沐风桃李滋,求知问道筑根基,扎根基层志不移。

最后,徐佳林寄语未来参加西部计划的学弟学妹们:亲爱的后来者,请勇敢走出"无菌实验室"般的舒适区,让青春在基层的沃土里野蛮生长。不要害怕方言带来的沟通卡顿,那是打开心门的特殊密码;不必纠结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基层处处是需要解码的跨学科课题。记住:带着脑子做事,更要带着心去感受——帮阿婆操作手机缴费时多停留十分钟的倾听,可能比完成十份报表更有价值。珍惜团队中的文化差异,那些看似冲突的观念碰撞,实则是锻造包容力的最好磨刀石。如果非要留句实用建议,那就是:离办公椅远一点,离小板凳近一点;少些"我觉得",多问"您怎么看"。当某天你发现自己不再执着于改变世界,而是学会温柔地拥抱真实时,成长自会悄然发生。愿你们都能在服务他人的路上,遇见更辽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