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组织前往长春市妇女手工项目传承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创“嵌入式”课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以“非遗匠心传承·创意研学实践”为主题,配合专业“文化+旅游+艺术”新学科建设,对标旅游文化与服务专业集群建设,旨在通过实地观摩、技艺学习与创意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市场化运作能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学科带头人张春城、课程主讲刘恩宏及姚宜廷参加本次活动。

考察师生合影
活动伊始,基地总经理杨翠艳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基地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汇聚了高校专家、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精英力量,致力于妇女手工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利用,为女性手工艺者提供创业就业平台等的运营情况及发展现状。

基地总经理杨翠艳向师生介绍基地发展情况
在杨总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了针织、布艺、木材、扎染、草编、剪纸等非遗文化手工文创工作室。通过近距离观察和聆听讲解,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各类非遗产品的文化背景与制作流程。杨总希望同学们能够为传统非遗文化注入现代时尚元素,推动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




考察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这次参观考察对非遗技艺的历史价值、现代文创发展、文创产品开发有深入认识,学生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研讨、选品;第二阶段,课堂上学生们分组跟随传承人学习草编、剪纸等基础技艺,形成设计方案。第三阶段,学生在教师和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结合非遗元素,围绕家居装饰、时尚配饰、文旅伴手礼等方向,进行制作非遗文创产品,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实践成果。
校企双方初步协商了后续合作模式,包括设立“非遗文创产学研基地”、产品孵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搭建等。
此次活动在助力长春市文化建设与妇女手工艺事业发展同时,增强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度,提升了学生的文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探索非遗文创与校企多元化合作新路径,推动我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创新发展。